如果您喜歡這裡的內容,記得分享到您的Facebook和Twitter上面所有的朋友們吧!

2010年6月28日 星期一

大樓內單一樓層交換器配置, 可行設計二 "進階型, 致命的吸引力" 討論

延續前篇. 可行設計二.



設計目標

  1. 容忍單一連線斷線. 會自動切換, 保持連通性
  2. 容忍單一交換器故障. 其他交換器會自動切換路徑, 保持連通性
  3. 可接受數秒鐘的自動復原時間
  4. 減少繞經主機房的流量

連接方式


樓層交換器全部使用 Layer 2 (例如, Cisco 2960) 其中兩台需要支援光纖接口作為連接回主機房端的上連鏈結(Uplink), 而且這兩台僅作為 Uplink 續接使用, 我稱呼她們為 Floor stack head A 和 B.

其他的只需要一般 RJ-45 的網路線接上作 Uplink, 而且只接入 Floor stack head A 和 B.

機櫃中堆疊的接法, 以五部交換器為例子, 如下圖所示:


跟前篇的設計一比較起來, Floor stack head A 和 B 的埠純粹保留給其他的交換器做 Uplink 接入用, 白話一點來說, 就是 "浪費兩台交換器". 所以, 並不算是 成本最低的方法, 所以我將 "減少交換器數與成本" 的目標拿掉.

其中, FloorStackHeadA, FloorStackHeadB 可以使用 Cisco 2960 "WS-C2960-(*)TC-(*)", 加兩個光纖 GBIC ; 如果 FloorStack 成員數多的話, 這兩台也可以考慮用更高速版本的 "WS-C2960G-(*)TC-(*)" 型號.

FloorStack01以後的可以使用 Cisco 2960 "WS-C2960-(*)TT-(*)" 型號.

整個搭配起來, 交換器本身的成本應該可以壓低在每使用者埠 NT$ 3,000 以下. 多出來的費用就是因為 Floor stack head 兩部的費用分攤給使用者埠. 當 FloorStack成員交換器數目越多, 每使用者埠的成本越接近 NT$ 2,000.

可使用總埠數


最少合理設計: 96 埠 (兩台 24 埠加兩台 48 埠組成), 如果所需的使用者埠數少於 96, 其實就可以用兩台 48 埠交換器直接採用設計一的方式接起來即可.

最多: 2304 埠 (48 台 48 埠組成). 雖然的確可以將這麼多埠接在一起, 如果考慮提供使用者埠合理的頻寬使用量, 與機櫃的大小, 接24台以下的48埠(少於 1152埠) 比較合理.

與前篇設計一的比較

大致上來說, "致命的吸引力" 本質上不變. 不過改良了兩個問題.

支援的交換器台數變多

這是因為設計二不再是接成環狀, 所以少去了 Spanning-Tree 直徑不宜超過7, 六台的限制, 所以只要 Floor stack head 有幾埠, 就可以接幾台 Floor stack member. 所以可以接超過六台很多.

單台成員交換器故障時, 其他交換器使用者不會有感覺

這也是因為不再是接成環狀, 所以單台成員交換器故障, 不會造成後方所有的交換器的 Forwarding 埠也必須要轉向. 所以解決了 "單一交換器/連線故障時, 不相干的使用者會感覺得到" 的問題.

只有一種例外, 就是 Floor stack head 這兩台故障或是 Fiber Uplink 故障, 還是會造成很多使用者瞬間的困擾.

IOS 升級的話, 每一台成員可以同時進行. 只有 Floor stack head 必須個別單獨進行. 可以節省一點時間.

結論

有了設計一和設計二, 我們有機會可以用很多台相對便宜的第二層交換器接在一起, 用最精簡的預算, 構成樓層內的機櫃的交換器系統, 即使需要容忍許多後續維護的問題.

還是要強調的是, 以上兩種, 都不太適合堤供 "通訊服務". 要改善這個問題, 我們下回再繼續討論.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不考慮試試Email訂閱嗎?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

0 意見:

張貼留言

小技巧:也可以 匿名 留言!

經典熱門文章